张晖个展:2022—2023

星空间·北京798
2023.10.21 – 11.26

星空间欣然宣布,即将于2023年10月21日呈现艺术家张晖个展,“张晖 2022-2023”,展出张晖近两年来创作的全新作品。展览由杨天歌担纲策展人。在展览期间将同步推出由设计师何浩设计的展览同名出版物。

前言

“张晖个展 2022—2023”集中呈现了张晖近两年的新作,尤其是在人像与花卉题材上的进展与更新。展览同期出版的画册,则汇总了这两年的众多新作,以完成对于张晖近期工作的细致检索。

展览脱胎于对张晖创作生涯的细观,以及对近两年绘画进展的审视。回顾以往,张晖的画总是静谧的,形式上时常在简与繁的两极游走,整体看上去,内含着拉扯与张力,但气质上总是平静的,温文尔雅的。在历时三十余年的多主题的绘画中,张晖构建起了某种表里一致的特性,包括个人的形式语言、笔触与色彩、风格化的图式系统,以及图式系统内部的图像复沓。

2011年以来,在张晖系统化的作品中,有诸多固定的母题,尤其以自然题材和人像题材为主。本次展览呈现的人像和花卉既是对此类图式的回应,也是一种更新与延伸。在这两年的创作序列中,一个直观的变化便是对于愈加局部的物像进行的描绘:曾经的花卉一度是树枝的装点,后逐步演变为单枝的形态,进而脱离枝叶而独立;而及至这两年,单朵的花卉撑起了长与宽在2米以上的巨大画幅。同样的,从微型的“小飞人”系列(2010年以来)演变而来等身大的“站立的女子”系列(2020年至今),也在张晖近期的创作中愈加聚焦,演变为长与宽在2米以上的女子半身像(“肖像”系列)。面对大幅时,张晖的笔触看起来与小画无甚差异,线条仍然兼有急徐,用色看似不经意,却也足以使每张画自成一格。这种坦然的陈述、放松的挥洒,正是使得大画仍然显得轻盈的原因。那些最终构造于或简或繁的色层之上的线条,为画面注入了流动的气息,达到一种气韵生动的状态。

本次展览尤其呈现了张晖的“男女”系列,这是女人体、男人体裸像之后的最新进展。张晖延续了过往的创作方法,即以色彩平涂和线条勾勒为主要技法塑造图像,在画面中营造了宽敞的空间,也流露出一种敞明的心境。男与女的并立,揭示了张晖对于普遍的生命意识的感知,在数年的创作推进中,将性别的特性与融合性,综合地表达了出来。张晖关照着普遍的人,联系他以往的所有创作,这些画中之人,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切实存在、自有历史的人,张晖将他们独立于自然风景与城市风景之外,与其说要抽离他们生存语境,不如说是希望反应更加普遍的生命状态——那种离开了一时一地后,众人仍能共享的生命感知。

张晖

张晖(b.1968)1968年,张晖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演员家庭,父母分别从事民族音乐与舞蹈。1987年至1991年,他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新壁画系,进行材料与观念艺术研究。1995年,张晖在题为“入境”的展览中展出了一组以北京黄昏景观为题材的油画,获得广大关注。

2000年张晖赴美与家人团聚并进入明尼阿波利斯艺术设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尝试新媒体艺术创作。2003年,张晖用新视野和观念重新回归绘画创作。张晖画中的风景在此后更加注重平面的审美趣味——在色彩与笔触的组织上趋于简洁、明快。2011年后,张晖回到北京,“曾经熟悉的风景与人物”成为新线索;记忆与当下、情感符号、投射对象 —— 四季中的植物、堆积的石头、漂浮的云和半人半仙的女性——观众不再被告知他绘画的主题。

张晖对绘画的追求是背离写实主义的,他对于探索媒介语言(抽象)的态度同样有所保留,他不认可当代绘画题材的任意性,并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创作形态上做出弥补。从他的绘画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绘画传统在当代的历史延续,格林伯格所摒弃的,“画家们唯恐避之不及”的母题(文学性)在张晖手中起死回生并再次让人感受到可看性和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他泰然地处理早已僵死的雅致,西方古典和中国传统程式遗留在世俗生活中的空洞审美被用来书写时下的生命感悟。去掉文化的规训,他试图从熟悉走回陌生,让人能在细致的观看中超越一切既定的成见与隔阂,得到心灵的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