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美术馆·北京
2024.3.16 – 5.9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景辉街16号院1号楼泰康集团大厦1-2层
此次展览聚焦蒋兆和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艺术创作、教学,汇集40余件珍贵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从三个主题深入研究蒋兆和在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和新中国美术教育两个维度实践的广度与深度。
展览主题来自蒋兆和先生晚年时(1983年)的自画像题识,“苍穹寥廓凌云鹤,四海波光浴彩虹”。画中的蒋先生面带微笑仰望苍穹,彷佛他亲身经历的20世纪中国发生的沧桑巨变一幕幕在自己眼前闪过,贫苦不屈的底层人民、开国大典的欢欣鼓舞,保卫和平建设祖国的时代潮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教学体系,在自己的笔下都留下了生动的记录。这幅自画像是他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下,保持“为民写真”的艺术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写照。因此,泰康美术馆以“境在苍穹寥廓中”为题举办展览,向蒋兆和先生的艺术人生致敬。
随着新中国对文化建设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苏联主导下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紧密的文化交流,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新评估和呈现变得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蒋兆和在1950年代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为古代历史人物造像,并延续至他晚年的1980年代。以我们熟悉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杜甫像》为例,蒋兆和在大多数古人缺乏真实画像的情况下,以国画的形式让这些曾经面目模糊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能够被现代社会所认识和理解。通过书籍、报刊、邮票和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介的广泛传播,蒋兆和的古代人物画作不仅拓展了传统并以今人的审美视角诠释先贤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视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蒋兆和16岁离开四川泸县老家到上海讨生活,在先施公司照相馆、新新公司、绮华公司先后工作7年,因其艺术天赋和深刻的洞察力,从事门市商品广告画和橱窗美术设计,与叶浅予、张光宇等中国现代美术家同时成为20年代初上海商业领域工艺装饰美术设计的佼佼者。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杰出艺术家媒介自觉的体现,在以求新、创新为风尚的环境中,与世界各大都市同频的上海为蒋兆和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养分。
从1920年到1936年,他在实践中不断吸收来自广告设计、时装设计、摄影、图案、素描、油画、雕塑、水墨,等不同媒介的表现技巧与规律,为他推动中国画的人物造型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936年以后,蒋兆和的艺术实践专注于中国水墨人物画,奉现实主义为圭臬,在继承中国民间写真术、传统国画“骨法用笔”的同时,吸收西画素描技法的科学元素探索国画素描方法。他从忠实地刻画对象心境的特点出发运用笔墨,生动地传达出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形象的气韵与个性,在发展民族艺术形式、探索个人独创性方面成为先驱者。
1949年以前,蒋兆和的作品主要聚焦于战争与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些作品是对残酷现实的直面描绘,背后流露的则是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新中国成立后,蒋兆和的作品风格也显著转变。这种从战争到和平,从苦难到奋斗的主题转换,不仅是蒋兆和个人艺术风格的演变,也是新中国艺术界作为一个整体所经历的共同历史进程。面对新的时代命题,蒋兆和在坚持创作反映时代新貌的作品同时,将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在国画艺术一度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刻,蒋兆和致力于在中央美术学院建设中国画造型基础课体系和水墨人物画教学体系,把传统的老师带徒弟的方式发展为系统的教学方法。蒋兆和将自己1920年代以来在创作中摸索掌握的水墨人物造型规律和创作方法在国画教学中倾囊相授的同时,也探索出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的教学步骤,受到院领导的支持在中国画系创立蒋兆和教学体系。
美术理论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将徐悲鸿提倡的、蒋兆和所实践的现实主义的中国水墨人物画与蒋兆和的教学方案和徐悲鸿的教学思想并称为“徐蒋体系”,在新中国美术院校国画教学建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